能源與環境系統工程
2020-12-07 | 來源:招就處 | 關注度:10,577
2021年該專業浙江省選考科目要求:物理、化學(二門選擇其中一門)
專業簡介
能源與環境系統工程專業有“新能源與非常規能源、強化傳熱與智慧節能、清潔燃燒與低碳環保”三個培養方向,建成了“燃燒穩定性與污染物控制”,“溫差發電熱電聯供系統”、“燃料電池堆裝配和性能測試”、“大氣污染物測試系統”等實驗平臺。專業擁有專任教師13人,其中教授5人,具有博士學位比例100%,具有留學經歷的比例62%。專業教師中擁有省151人才5人,省中青年學科帶頭人5人。本專業培養具備能源與環境工程的專業知識和工程技術能力,能在清潔能源生產、環境保護、新能源開發、廢氣廢水治理等低碳節能環保領域從事生產運作及管理、技術開發、產品及工程設計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質應用型專門人才。
本專業逐漸形成了能源裝備與自動控制、節能與環保裝備科學與技術等人才培養方向。經過多年建設,本學科大力整合相關學科優勢資源,在地方財政專項和學校的重點支持下,建成了“燃燒穩定性與污染物控制”,“脈動波強化傳熱”、“燃料電池堆裝配和性能測試”等實驗平臺,并增添了三維速度、元素分析、煙氣成分、燃燒動態特性、風機性能曲線、熱流密度、可編程控制器、科學計算、微納通道強化傳熱、太陽能電池器件制備與表征、非常規能源類基礎研究技術、大氣PM2.5彌散機理、CO2再循環燃燒技術等相關的儀器設備,為教師科研和高層次人才培養創造了良好的研究條件。本學科經過幾年的努力,獲得了包括浙江省科學技術一等獎等獎項,主持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4項、省部級項目30余項,并承攬了一批能源生產裝備與環保技術企業委托項目,年均科研經費總額超過200萬元。共發表了SCI/EI錄用期刊論文近300篇。
學院教師與德國專家一起調試省重點實驗室儀器
專業導游:能源與環境系統工程專業李國能教授
Q1:能源與環境系統工程專業的學習(研究)對象是什么?
熱力發電系統、動力電池系統和大氣污染治理
Q2:本科核心課程有哪些?
《工程熱力學》、《工程流體力學》、《傳熱學》、《鍋爐原理》、《汽輪機原理》、《熱力環境控制》、《燃燒理論與污染控制》、《熱工測試技術》和《熱工自動控制原理》等
Q3:學能源與環境系統工程專業的學生需要具備什么特質?
能源與環境是國家國民經濟發展兩大核心主題,目前非常熱門。本專業需要學生具備熱愛能源和環保產業,刻苦鉆研和敢于創新的素質。
Q4:能源與環境系統工程專業學習過程中,可能遇到的困難是什么?
本專業對數學有一定要求,因此,希望學生在大一時能學習好《高等數學》和《C語言程序設計》;此外,對英語水平也有較高的要求。
Q5:社會上是否有對這個專業的理解誤區?
社會上一度認為能源與環境的相關產業是傳統產業,人才需要有限;但是目前社會上基本改變了這一觀點,認為能源與環境是國家國民經濟發展兩大核心主題,這些領域的創新和可持續發展是國民經濟健康發展的根本保障。國家和各級政府都非常重視能源和環境問題,人才需要量大。
Q6:社會生活中有哪些問題,需要通過這個專業的知識和方法來解決?
日常生活中,各種電器和交通工具(汽車、輪船和飛機),甚至一些基本常識(天氣預報、綠色建筑、空調和電暖器等)都需要本專業的知識才能有深入的理解。
Q7:這個專業的畢業生,就業主要是面向哪些行業,哪些職業種類?
就業前景:各種發電廠(火電、水電和核電)、汽車和輪船發動機、汽車外形設計(空氣動力學設計)、電力局、電力設計院、各種治理大氣污染的環保企業(如脫硫、脫銷、PM2.5、粉塵、重金屬、垃圾焚燒無害處理)、各級政府的環保部門、科技部門、太陽能生產企業、LED生產企業、新能源汽車(燃料電池、氫動力等)等行業。
Q8:能源與環境系統工程專業有哪些優秀師資?
本專業是新建專業,目前已招生2屆,招生分數位于全校前列。本專業教師均畢業于國內著名高校,均有海外留學背景,與國內眾多電廠廠長、電力設計院總工程師和政府官員是同門師兄弟;與此同時,本專業教師承攬了眾多能源生產裝備與環保技術企業委托項目,具備良好的行業基礎。
Q9:能源與環境系統工程專業有哪些精彩的學科競賽?
全國大學生節能減排大賽(由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主辦)和大學生挑戰杯科技競賽等。
2017屆部分學生畢業升學情況表 | ||
姓名 | 生源中學 | 升學學校 |
張展 | 甌海區任巖松中學 | 中國計量大學(研究生) |
鐘華棟 | 浙江省諸暨中學 | 浙江大學(研究生) |
宋世帆 | 浙江省長興中學 | 浙江工業大學研究生 |
計佳青 | 嘉興市第一中學 | 中國計量大學(研究生) |
顧吉明 | 海寧市海寧一中 |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(研) |
高強 | 程集中學 | 上海理工大學(研究生) |
康泰云 | 遂川中學 |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(研) |
2018屆部分學生畢業升學情況表 | ||
姓名 | 生源中學 | 升學學校 |
黃永麗 | 德清縣第三中學 | 浙江科技學院(研究生) |
金冬妍 | 紹興市稽山中學 | 南京理工大學(研究生) |
雷素輝 | 廣西靈川縣靈川中學 | 河海大學(研究生) |
沈宇涵 | 德清縣第一中學 | 東南大學(研究生) |
唐玨穎 | 紹興縣柯橋中學 | 香港中文大學 |
王麗云 | 新源縣二中 | 四川大學(研究生) |
項一凡 | 溫州市龍灣中學 | 浙江大學(研究生) |
趙偉炳 | 嵊州市馬寅初中學 | 浙江科技學院(研究生) |
程芊芊 | 景寧縣景寧中學 | 浙江工業大學(研究生) |
方燦 | 安徽省明光中學 | 華中科技大學(研究生) |
蔣梓銘 | 德清縣求是高級中學 | 卡迪夫大學 |
戎晨彬 | 蕭山區第五高級中學 | 浙江科技學院(研究生) |
孫鈳煒 | 諸暨市學勉中學 | 浙江科技學院(研究生) |
葉婧柔 | 浙江省衢州第三中學 | 浙江工業大學(研究生) |
朱智浩 | 義烏市大成中學 | 浙江科技學院(研究生) |
2018屆部分學生畢業升學情況表 | ||
姓名 | 生源中學 | 升學學校 |
王晴 | 慈溪市三山高級中學 | 浙江科技學院(研究生) |
張秋霞 | 嵊州市馬寅初中學 | 上海第二工業大學(研究生) |
陳華鋒 | 慈溪市三山高級中學 | 浙江大學(研究生) |
黃豪 | 浙江省桐廬中學 | 上海電力大學(研究生) |
黃鑫 | 蒼南縣靈溪第二高級中學 | 上海理工大學(研究生) |
孟竹輝 | 安吉天略外國語學校 | 東南大學(研究生) |
齊昊 | 浙江省衢州第三中學 | 上海理工大學(研究生) |
蘇樂 | 蒼南中學 | 東華大學(研究生) |
王豪威 | 天臺平橋中學 | 河海大學(研究生 |
姚海沉 | 安吉振民高級中學 |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(研究生) |
張景迪 | 睢縣高級中學 | 鄭州大學(研究生) |
朱海濤 | 桐鄉第一中學 | 河海大學(研究生 |
傅琳瑯 | 艾青中學 | 南京理工大學(研究生) |
黃敏夏 | 浙江省平湖中學 | 河海大學(研究生) |
李俊 | 浙江省桐廬中學 | 上海工程技術大學(研究生) |
李紫荊 | 新野一高 | 蘭州理工大學(研究生) |
葉夢瑩 | 嵊州市黃澤中學 | 上海海洋大學(研究生) |
張瓊引 | 余杭塘棲中學 | 東南大學(研究生) |
張文雯 | 溫州市第二十二中學 | 南京理工大學(研究生) |
朱佳穎 | 杭州第十四中學 | 曼徹斯特大學 |
陳以勒 | 溫州市第八中學 |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(研究生) |
李彩軍 | 漳縣第一中學 | 蘭州理工大學(研究生) |
劉昊霖 | 溫州育英國際實驗學校 | 浙江科技學院(研究生) |
駱國棟 | 蕭山區第二高級中學 | 浙江理工大學(研究生) |
周濤濤 | 浙江省江山實驗中學 | 上海理工大學(研究生) |